有帶過毛小孩去獸醫院檢查、針灸、做手術的毛爸媽應該不陌生,
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疑問:
「什麼? 照個X光居然也有麻醉費用?」
「手術就手術,怎麼事前多了一堆檢查的費用?醫生斂財嗎?」
「麻醉就麻醉,為什麼要分級?而且手術前一堆檢查就為了麻醉分級?」
「鎮定?麻醉?有什麼區別? ASA又是什麼?」
「你說我家可愛的法鬥/巴哥/紅貴賓/波斯貓/加菲貓,手術的麻醉風險比較大? 為什麼?」
種種為什麼,到底為什麼手術前要幫我家毛小孩檢查一堆項目?
ASA麻醉分級對獸醫師很重要,但你知道主人也有義務知道嗎?
寵物針灸很流行,什麼狗狗,獸醫也同意不鎮定 (麻醉) 就難以乖乖針灸?
以上帶毛小孩看醫生所會遇到的種種疑問,讓毛益生在此揭密給您聽!
.
以下針對麻醉相關常見的問題,以Q&A的方式呈現。
Q:什麼時候麻醉,為什麼要麻醉?
A:如果您的答案只「手術時」避免疼痛所以要麻醉,這答案僅對一半。
因為這是僅站在「人」的角度給的答案,但以毛孩的角度就不只這樣了。
以毛孩來說,答案為:其實任何診斷、治療過程都有可能要麻醉! 小至健康檢查、照X光、針灸,
大至動手術都有機會用到麻醉。
另外,麻醉止痛常擺在一起講但其實:「麻醉≠止痛」。麻醉的藥物可讓毛孩暫時失去知覺,
但若沒有同時給予止痛藥物,開刀的過程其實毛孩是感受得到疼痛的,非常可怕。
.
Q:麻醉? 鎮靜? 有何不同?
A:麻醉是一個大範圍的統稱,整門學問博大精深,但大致可根據麻醉程度的不同,
粗略分為讓毛孩減少躁動的「鎮靜麻醉」,身體部位的「局部麻醉」、全身性的「全身麻醉」等。
.
Q:麻醉只有注射麻醉藥一種嗎?
A:不是,一般人的認知常是「打完一支針後,毛孩就沉沉睡去」的印象,
然而後續帶上的面罩或插管,其實也是麻醉藥物的一種,俗稱的「氣體麻醉」。
一般獸醫師會先以注射藥物進行基礎麻醉,再以氣體維持麻醉效果,
好處是氣體麻醉身體代謝快,手術後比較能夠快速清醒。
.
Q:為什麼毛孩手術前,還要額外花一堆檢查費用?
A:麻醉師為了確保病患手術後能順利醒來,必須根據每隻犬貓個體給予
最適當劑型、種類、劑量的藥物。為了能準確掌握每隻毛孩的身體狀況,
必須靠事前的身體檢查 (心血管病史、身體年紀、發育狀況……),以作為手術ASA麻醉分級的依據。
.
Q:什麼是ASA麻醉分級?
A:ASA麻醉共分6級:12345E級,1級是最輕微 (洗牙、結紮)、E級是最緊急 (急診)。
這個分級,是麻醉師來跟主治醫師、主人溝通重要的橋梁。
舉個例子,您不會希望家裡毛孩洗個牙、結紮用到最重劑量,最有可能醒不過來的麻醉藥物吧?
當然也就不會希望開重大手術時,開刀到一半毛小孩在手術台上醒來。
不同的麻醉等級代表著不同的危險程度,因此獸醫師有必要跟各位毛爸媽充分解釋清楚後,
而後請毛家長簽署麻醉同意書。試想,若您不嘗試了解,
簽下同意書的時候又怎麼說服自己盡了主人該有的責任?
.
Q:為什麼短吻犬、貓 (俗稱扁臉狗貓,如:鬥牛犬、加菲貓) 手術的風險比長吻犬貓來得高?
A:大手術時常常需要深度的麻醉 (例如全身麻醉),動物也會失去自主呼吸的能力,故通常會配合插管與呼吸器。
而這類型的犬、貓因為先天的臉部構造,
包含呼吸道、軟顎、氣管等都等同是一般”長鼻子” (長吻) 犬貓的壓縮版本,
故容易有呼吸不順、軟顎過長、氣管發育不全、睡覺打呼、慢性咳嗽等問題,
讓深度麻醉維持呼吸的「插管」更困難,毛爸媽平常照顧起來得要更費心。
.
Q:寵物針灸很流行,什麼狗狗公認針灸前沒鎮靜麻醉,最難以針灸呢?
A:答案是「紅」貴賓 (該題小邊聽自台大獸醫的朋友,尚無學理依據,但比例比例確實非常高),
而且僅限紅貴賓,黑貴賓就還好,推測跟小型犬本身較神經質與紅貴賓的品種特性有關。
(該題大家當個冷知識看看就好)
—
[總結]
其實,毛孩帶給我們的快樂、歡笑與溫暖無價,牠們就是我們的家人。
不論是麻醉前的各種檢查,選擇適當的麻醉分級,到主人盡責任去了解獸醫師的解釋,
這一切都是為了最大化降低麻醉的風險 (畢竟麻醉弄不好就變成了安樂死)。
「麻醉考慮的越多,風險就降得越低。」
其實,沒有毛小孩適不適合麻醉的問題,而是主人對麻醉認識有多少:自家毛小孩麻醉有多少風險?
對自己的毛小孩夠不夠認識? 年齡、疾病史?
自己毛小孩的ASA麻醉分級落在哪級?這些因素決定到毛小孩是不是接受了「適合」的麻醉與恰當的治療。